8月26日,由我所和印度尼西亚国家研究创新署联合组织的首次地质与地球物理联合考察航次圆满完成各项科学任务,在爪哇俯冲带深部结构探测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
本航次历时17天,总航程约2800海里,在爪哇海沟俯冲带区域开展了主动源地震和可控源电磁的联合探测,同时采集了海水及沉积物岩心样品,获取了相关科学数据。中国与印尼科学家在作业中密切配合,在有限的天气窗口内实现了海底观测设备100%回收。
项目首席科学家、海底科学与划界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丁巍伟研究员表示,本次联合航次获取的爪哇海沟俯冲带区域的地幔-地壳尺度的地震与电磁数据,将为深入理解爪哇俯冲带区的岩石圈固体-流体结构和动力过程提供关键证据。下一步,我所将与印度尼西亚国家研究与创新署、加查马达大学等科研单位与高校一起在后续数据处理、科学分析等方面密切合作,增进对东南亚环形俯冲体系板块汇聚理论发展和海洋地质灾害机制方面的科学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