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所党委召开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会议,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结合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阐述的四条规律性认识、七个方面政策取向、五个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等重要精神,传达学习自然资源部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会议精神。党委书记、所长李家彪主持会议并讲话。党委常委、副所长方银霞和陈建芳作重点发言,3位处级干部作交流发言。
方银霞从国际层面阐释,应尽快研发保护区选划等关键技术装备及其标准,重点突破海洋生物、生态先进探测技术和关键“卡脖子”技术,实现装备智能化、绿色化、精密化与核心部件国产化,形成在深海重点区域的空天海深一体化立体监测体系,提升对重点海域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科学认识,为维护国家海洋权益提供科技支持。陈建芳从国内层面提出,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初级产品供给保障和资源的关系,作为科技的供给方要自觉瞄准海洋强国建设和部“两统一”的履职需求,善于从重大的应用场景中总结抽象理论问题和关键的卡脖子问题,用自然科学面临的一些紧迫的问题倒逼科学原理的深入研究和重大技术攻关。
会议指出,习近平总书记《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一书,深刻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实施科技体制改革三年行动方案,制定实施基础研究十年规划;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发挥好国家实验室作用,重组全国重点实验室,推进科研院所改革;要继续开展国际科技合作。《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我们海洋科技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注入了强大信心和动力。
会议强调,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论述。自觉从政治角度看待经济社会发展问题和海洋工作,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把握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进程中主动担当作为。
会议强调,要心怀“国之大者”,担负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积极响应生态文明建设的号召,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支持沿海县市申报蓝色海湾、海岸带保护修复项目,开拓滨海蓝碳调查、监测与评估项目;积极践行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入参与海洋全球治理进程,为海洋权益维护、生态外交战略实施、深海极地新疆域规则制定提供科技支撑,推动建设公正合理的国际海洋秩序,促进海洋可持续发展。
会议强调,要持续深化改革,推动海洋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继续深化科技改革创新,发挥学科优势,纵横一体、务实合作,提高海洋科技创新能力,为自然资源部“两统一”核心职责提供科技支撑,为国家和地方海洋事业做出新的更大贡献。持续推进国家重点实验室等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建设,加强在极地与深海资源环境前沿科技问题探索、探测技术和装备研发的攻关力度,解决“卡脖子”技术难题,促进极地深海科技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