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自然资源部长三角海洋生态环境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召开了第一届学术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会议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来自中山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厦门大学、海洋三所、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等单位的委员、专家出席,学术委员会主任苏纪兰院士主持专家会议。
会上,陈建芳副所长代表我所对长三角海洋野外站的建设背景及承担的主要任务进行了介绍,野外站站长周锋研究员汇报2021年度工作进展情况和五年建设发展规划。与会专家肯定了长三角海洋野外站过去一年在长江口生态环境监测、科学研究、团队建设等方面所取得的成果,就野外站的日常运行、发展方向、人才队伍建设、数据共享、示范服务等方面提出了众多建设性意见和建议。卫星海洋环境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柴扉研究员表示,长三角海洋野外站是二所和国重室自主获取近海生态观测资料的重要支撑平台,将加强对长三角海洋野外站的支持。
野外站骨干李德望副研究员、孟启承博士分别作了 “基于锚系观测的长江口碳源汇及缺氧研究进展”、“基于数值模式与长期监测研究长江口外缺氧区年际变化驱动因素的进展”的学术报告。